文化活动

读《刘建康鱼类学和水生生物学文集》

刘建康,鱼类学家、生态学家。1917年生,江苏吴江人。 193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1947年获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刘建康鱼类学和水生生物学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蒙刘建康老先生抬爱,惠赐一部,且亲笔题赠。

1982年,我到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因工作关系,多次得到刘先生的指导。1992年底,我承担了《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中《刘建康》篇的撰写任务。刘先生鼓励我放手去写,并将他自己一年前写的一份详尽的传记材料提供给我。我认真阅读相关资料,按照《传略》的格式组织文字,相继写出了初稿和二稿,刘先生每次看后都提出修改意见。到了1993年5月,刘先生在第三稿上又作了多处修改和补充,才签下“同意用此稿”。因为主要是在刘先生自己撰写的传记材料基础上完成的,所以我提出署名时刘先生在前我在后。不料刘先生不同意,说我付出了劳动,一定要署我的名在前,他改署“苏吴”名在后,意思是江苏吴江人。文章收录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生物学卷·2》,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426-434页。通过这次工作,我感受到了刘先生的严谨细致和对后学的提携。2010年3月,我又完成了《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中的《刘建康》篇,已交科学出版社。

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30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抗日战争期间从南京辗转迁至重庆。我对所史很感兴趣,便多次向刘先生请教。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抗战期间来华,给予中国科学界很大帮助,他还访问了迁至大后方的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写了多篇文章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中国决定将这些文章结集出版中文译本,刘先生是两位译者之一。1947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了《战时中国之科学》(李约瑟著,徐贤恭、刘建康译)。1997年,刘先生将该书的复印本转赠与我。我仔细阅读后,协助刘先生写出了《抗战时期我国科学活动的珍贵史料》,刊登在1997年11月17日的《中国科学报》上(标题改为《硝烟中的科学活动》)。我还撰写了多篇所史回顾文章,参与了水生所70年、80年所庆纪念画册和纪念文集的编撰,无不得到刘先生的悉心指导。

2001年初,刘先生叫我到他办公室去,告诉我说,水生所学者以武汉东湖为基地,总结出利用滤食性鱼类直接控制蓝藻水华的生物操纵方式,同时也揭开了武汉东湖连续15年的蓝藻水华消失之谜。相关学术论文已经发表,提出要在新闻媒体进行报道,以引起重视。我很快写出了5000余字的稿子,经刘先生等专家的反复修改补充后定稿。我建议此稿投向《科学时报》,另压缩成一篇2000余字的稿子《中科院水生所专家潜心研究,终于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投向新华社等媒体,得到刘先生的认可。2月2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2月5日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均予以报道。2月7日,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和科学技术部朱丽兰部长在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到水生所专家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后均作了批示。2月18日,《科学时报》刊登了《追求人与自然的更好共生——刘建康院士、沈韫芬院士、谢平研究员谈湖泊“水华”控制技术的创新》。

刘先生治学严谨,平时生活中也不乏幽默。刘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揭示鳝鱼的定规性由雌转雄的现象,为低等脊椎动物性别分化机理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英国《自然》杂志曾有专文评述此项发现。一次,他看到某报刊登一则消息,说有些鳝鱼是蛇变的,不能吃。便立刻提笔写了一篇科普文章在报上发表,介绍鱼类和爬行类的常识,否定了蛇会变鳝鱼的说法,并风趣地署了一个笔名“佘飞善”,即“蛇非鳝”的谐音。我的笔记中还记录了一则轶事:1998年4月20日,今天见刘先生穿一件白色长袖翻领文化衫,背上印有“我要活得更精神”。

今年刘先生已94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每天坚持到办公室工作。愿刘先生继续活得更精神!

(博文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0b305e0100xdun.html

9月1日刘先生94岁大寿,武汉分院院长朱耀仲及水生所所领导到家中贺寿(孙慧 摄)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