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水生所科研人员参加中德“地质成因环境砷”双边研讨会

  92226日,由中德科学中心资助的中德“地质成因环境砷”双边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德国卡尔斯鲁尔理工学院(KIT)共同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万力、中德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Miaogen Zhao教授、德国大使馆科学顾问Julia Kundermann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德国、法国、瑞士、韩国和中国的近50位科学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毕永红副研究员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以口头报告形式介绍了“Characteristics of arsenic contamination and its bioaccumulation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主持了“环境中砷的释放机理”专题研讨,并就水环境中的砷污染及其藻类等生物中的积累、浓缩效应的深入研究与相关专家达成了合作意向。 

    地质成因砷是世界上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也是目前中国面临的主要污染问题之一,受到各方关切。此次会议旨在从地质、生物地球化学、流行病学和环境化学等角度,共同评估全球地质成因砷的环境问题。与会代表共同交流了环境砷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对亚欧地层和不同介质中地质成因砷的分布、砷的释放机理、砷的归宿、食物链中的砷、环境砷的健康效应、砷污染的修复以及砷慢性病的防治等诸方面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确定了中德双边未来在该领域合作的基本框架和意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