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江豚迁地保护入选湖北十大科教新闻
我省发布“科技新九条”
上榜理由:调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积极性,加快科技优势转化。
新闻回放:11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我省刚刚出台的《关于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研发活动的意见》进行了解读。该意见共有九条措施,促进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成果。例如:科技人员和研发团队对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将进一步增加;服务企业研发活动的科技人员,在个人收入、职称评定等方面将获得政策激励等。
关键词:新晋院士
湖北新增8名两院院士
上榜理由:今年我省8名科学家入选中科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为18年来最多。
新闻回放:1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15年增选院士名单,湖北新增8人:夏军、陈孝平、郝芳、王永良、丁烈云、李德群、余少华、毛新平。我省院士人数达到71人。
关键词:高考变脸
我省高考明年使用全国卷
上榜理由:“湖北卷”(语、数、外三科自主命题)谢幕,有利于提高命题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和命题成本。
新闻回放:今年4月,省教育厅正式发布消息称,从明年起,我省普通高考语、数、外三科,和文综理综一样,将使用国家统一命题试卷。此外,明年我省在招生中将第一、二、三批本科三个录取批次调整为两个批次,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
关键词:朝读经典
552万中小学生朝读经典
上榜理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脉。用传统文化精髓滋养文明、茁壮心灵,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新闻回放:9月,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小学“朝读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启动,要求从今秋开学起,全省中小学每周用三个朝读时间,每次20分钟,组织学生诵读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作品;每两周用一节课讲析经典作品。
关键词:教育公平
公办高中招生取消三限生
上榜理由:更多孩子不用交高额费用读高中,减轻学生家长负担,更加公平。
新闻回放: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规定,公办高中可招收一定数量的择校生,但必须严格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三限生”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自费择校生。今年3月,省教育厅发布高中阶段学校(含中职)招生的新政:公办普通高中取消“三限生”招生。“三限生”招生计划转为指令招生计划。我省今年也首次明确普通高中经费投入五项机制,确保高中教职工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关键词:安全饮水
武汉中小学普及直饮水
上榜理由:让中小学生喝水更加方便,减轻书包重量,减轻经济负担。
新闻回放:5月,武汉市教育局宣布:今年,武汉市将斥资近4000万元,为893所中小学安装6261台直饮水设备。今年秋季开学起,武汉市约70万中小学生将喝上卫生安全的直饮水,学生和家长不用掏一分钱。
关键词: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延至高考后
上榜理由:减轻考生赶考负担,有利于自主招生重回选拔“学科特长人才”的正轨。
新闻回放:教育部出台高校自主招生新方案:自今年起,全国所有试点高校的自主招生工作,均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考核内容倾向于考查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笔试不得超过两门。
关键词:江豚联姻
石首4头江豚迁居监利
上榜理由:我国首次从保护区输出江豚种群。
新闻回放:12月1日,湖北石首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头江豚搬家至监利何王庙省级豚类自然保护区,首次成功实现我国豚类保护区向外输出江豚种群的尝试,两大保护区共同搭建江豚迁地保护新区域,让长江特有的水生哺乳动物江豚,迎来种群繁育的新契机。
关键词:加强考核
教师今年起告别铁饭碗
上榜理由:加强对教师的考核,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
新闻回放:今年10月,省教育厅下发《湖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规定在职教师每5年进行一次注册考核,不达标者将退出。凡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初次聘用为中小学在编在岗教师时,应申请首次注册。经首次注册后,每5年申请一次定期注册。未经注册或达不到注册条件的人员,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称(职务)。
关键词:免费读书
城市义务段学生将免书本费
上榜理由:惠民新政,让城市孩子也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新闻回放:11月,省教育厅透露,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我国将统一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我省届时将有120万初中、小学学生受益。
我省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已免除了学杂费,城市初中、小学学生每人每学年平均要交90至270元左右的教科书费用。到2017年春季学期起,城市中小学生将享受和农村中小学生一样的免费待遇,这笔教科书费用就不用交了。
(刊于楚天都市报2015年12月27日A14版,网址链接: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51227/ctdsb2814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