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视角

【长江日报】长江江豚稳定增长,我们才有底气“放归长江”


4月25日,江豚放归长江后露出水面。

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4月25日,工作人员转运江豚。

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工作人员将江豚转运至人工蓄水池内等待放归。

省林业局 供图

研究人员收到江豚信号,用手持天线进行跟踪。

省林业局 供图

  

  □ 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赵辉 邓晓君

  4月25日上午,在湖北石首天鹅洲和长江洪湖新螺段,4头长江江豚(3雄1雌)放归长江。

  据悉,这是国内首次尝试将迁地保护区的江豚,“野放”进入长江。

  从迁地“保种”到回归长江自由“泳动”,这一步,国内的科研人员和管理机构走了30多年。

  ■ 身着“背心”

  “江底直播”实时掌握江豚动向

  4月25日,洪湖新螺段保护区,2头5岁的雄性江豚,在放归长江的那一刻,欢快地冲入江中,摆一摆尾巴,打出一个小小的弧线,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克雄介绍,2021年4月,它们作为“先遣队员”,从天鹅洲故道迁至老湾故道,进行了持续两年的适应性训练(形象称为“野训”或“野化”)。

  王克雄说:“我们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头江豚已经较好地适应了老湾故道的生态环境,具备在长江干流捕食和躲避航行船舶的能力。”

  王克雄介绍:“为了实现对江豚更长时间的有效跟踪,我们给江豚穿上了特制的无线电背心(无线电信号发射器),并对工作时间/间歇时间进行了调整,以节省电力、延长跟踪期和减小设备体积、降低对江豚行为的影响,由此获得的江豚移动路线、行为模式和栖息水域等数据更具代表性。”

  25日下午,研究人员收到江豚信号,随后使用手持天线进行跟踪,发现释放入江的2头江豚呆在一起,距离释放点大约5公里。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释放江豚的水域,布置了新型的RPCD实时声影像监测预警平台,相当于布设了一套“江底直播”系统,采集江豚的位置和数量信息,以及它们的声音和影像,有效掌握它们的活动范围和生存状况。

  ■ 照料半年

  饲养员忍不住多喂了几条鱼

  25日6:30,天蒙蒙光,石首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博士,观察网箱里的2头江豚的行为状态,然后陪着它俩起水,运至一个临时搭建的、直径3.5米的“舒缓池”。他发现,这2个小家伙体力充沛,很是活跃。

  早在21日,他和研究团队成员就来到这里,为它们做体检,观察它们的习性;安装声学监控设备,设计起水、运输、释放方案等放归准备工作。

  24日下午,保护区工作人员和中科院水生所科研人员一起对即将放归的两头江豚进行了全面体检,确认了其健康状况适应放归要求后,将它们移入人工网箱。

  晚上,在这里照看江豚15年的饲养员丁泽良,对饲养了半年的2头江豚满是不舍。

  2022年底,为应对极端干旱气候,这2头江豚从天鹅洲故道转移到网箱中暂养了半年。它们都有自己的昵称,分别是13岁的雄豚“放放”和5岁的雌豚“闺闺”。

  听说释放江豚的江段里,小鱼资源比较丰富,他稍稍放心,“这下,我就不担心江豚受饿了”。

  但是,随后在夜间的正常喂食时,还是忍不住多加了几条小鱼,并在鱼中添加了一些维生素,算是给远行的孩子们“加餐”。“江豚很聪明,它们认得我!但是放归长江是好事,那里才是它的家!”

  25日晨,从天鹅洲迁地保护区基地起水后,“放放”和“闺闺”被专用水箱运输车运至江滩,在提前布置的“舒缓池”中小憩了20分钟,然后由4人共抬一个专用担架布,抬到距离“舒缓池”10米远的长江水域,水到齐腰深时,放低担架布,江豚自行游出进入长江。

  与洪湖新螺段保护区放归的2头江豚不同,这2头江豚补上了一个“软释放”的野训过程——先将它们转移到石首江段的蛟子河口汊江的天然水域,让它们有一个缓冲的适应过程。

  这个汊江,处于长江岸边和江上的沙洲中间,长约1公里。它类似于武汉的天兴洲与长江北岸的这种地理关系,同样属于天然的长江水道。

  在汊江两端,通过拦网阻隔,一方面防止行船等人为侵害,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它们的安全,研究人员将持续跟踪观测,如果它们能够正常捕鱼进食,具备躲避航行船舶的能力,将在合适的时间释放到长江干流中。

  ■ 迁地“保种”

  江豚数量止跌回升

  长江江豚,是长江流域独有的旗舰物种,也是长江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已持续30多年。它起因于对长江另一旗舰物种白鱀豚的保护。

  1986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提出,对白鱀豚开展“原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饲养繁殖研究”三项保护措施。对于江豚的保护,也沿袭这一思路。

  随后,中国科学家开创式对长江江豚进行迁地保护工作。“当时之所以采取迁地保护,是因为当时长江生态环境已经非常不适合长江江豚持续生存,并且长江中另外一种珍稀豚类——白鱀豚已经所剩无几了,我们担心长江江豚会重蹈白鱀豚的覆辙,必须另辟蹊径开展长江江豚的保护,否则长江江豚必将跌入灭绝的深渊。”早期参与江豚保护的水生所研究员王丁说。

  于是,长江故道中的一些“牛轭湖”,被研究人员相中。将两头一拦,就能为江豚提供一个迁地“保种”之处。

  1990年,首批5头长江江豚被迁入天鹅洲故道并获得成功。

  1992年,国务院批准同意在我省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设立国内首个鲸类动物迁地保护区。

  在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天鹅洲保护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江豚种群数量得到持续增长。

  郝玉江介绍,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对江豚进行迁地保护以来,从最初迁入的5头起步,2010年30头,到2015年60头,现在增加到100头……这说明,原来怀疑江豚的个体繁殖能力,是影响其自然种群恢复的主要瓶颈;而实际上,有效减少人类干扰造成的非正常死亡,才是促进江豚自然种群恢复的关键。

  另外,天鹅洲还成为江豚一处重要的种源地,先后向江西、安徽等地和本省其他自然保护区及科研机构输出江豚49头,加上这次放归的2头,故道内还栖息着65头,天鹅洲保护区成为世界小型鲸类迁地保护的成功典范。

  放眼长江流域,农业农村部的调查表明,2022年长江江豚达到1249头,首次实现了止跌回升,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

  这其中,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作用明显。目前,我国已建有湖北洪湖、安徽铜陵等8个就地保护区,以及湖北石首、湖北监利等5个迁地保护区或基地。

  郝玉江表示,目前,这些迁地保护区种群数量约为150头,且均能自然繁殖,每年有超过15头以上江豚出生,迁地保护为江豚初步建立了一个“保种”种群,有利于下一步深化江豚的保护研究。

  同样,在人工饲养繁育保护方面,中科院水生所早已实现人工繁育;去年7月6日,人工繁育的子一代“淘淘”,已与江豚“福久”生下子二代江豚“F9C22”。因为是首次网络直播江豚产仔,这个小家伙一生下来,就成了“小网红”,受到人们的喜爱。

  水生所正在新建一个蓄水量640立方米的长江江豚馆,希望给江豚“生儿育女”提供一个水域更宽阔、设施更先进的“婚房”和“产房”。

  ■ 新一轮“野训”

  让更多江豚回归长江

  2018年,各类自然保护地统一归口到林业部门管理,天鹅洲、新螺段等水生生物保护区转隶到林业部门,但江豚等水生生物仍归口农业农村部门管理。

  湖北省林业局副局长夏志成介绍,为实现迁地保护江豚向原生地长江干流水域的回归,近年来,我省天鹅洲、新螺段等自然保护区与中科院水生所通力合作,在相关地方和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迁地保护江豚适应性训练等工作,为长江江豚顺利回“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克雄透露,本次放归仍属试验性技术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会用100%努力,来确保这4头长江江豚平安、健康。

  这次“野放”之后,中科院水生所和保护区将进行技术总结,以推动在湖北建立高标准的长江江豚适应性训练基地,编制野化放归软硬件技术规范,并向沿江其他省市推广,通过合适规模的江豚放归助力自然种群恢复。

  据了解,目前正在启动新一轮“野训”,下一步,将陆续进行多批次野放,争取让更多的长江江豚从迁地保护区回归长江。

  长江江豚研究是一个相对小众的研究领域,需要耗费几十年时间、几代人不断接力、一点点积累研究成果。

  庆幸的是,经过水生所几代人不断持续研究,目前,我们已比较全面地掌握了长江江豚的人工饲养繁殖规律。

  从科研角度来看,这次史无前例的“江豚放归长江”行动如果成功,中国科学家将在国际上率先走通江豚保护技术的全部环节,把持续研究近半个世纪的江豚保护技术体系形成一个完整闭环。

  对珍稀濒危物种实施迁地保护的终极目标,是让保护对象回归到原生地实现自然繁衍生息。

  ■ 江豚多了

  我们才有底气“放归长江”

  长江江豚是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和“伞护种”,保护长江江豚就是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就给其他物种生存繁衍提供了一个“保护伞”,对于保护长江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

  长江江豚作为水生哺乳动物,5岁左右才能性成熟,6—7岁才能开始参与繁殖,妊娠期一年左右,哺乳期一年左右,每胎生一个宝宝,雌性江豚一生也只能怀几胎,所以种群增殖恢复较慢。

  近年来,长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促进了长江江豚栖息地的恢复;长江大保护、“十年禁渔”的政策,为长江鱼类资源恢复创造了良好时机。

  江豚的最佳饵料,是体长20厘米左右的小个体鱼类,体高不宜超过6厘米。

  水生所副研究员梅志刚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随着2020年开始的长江“十年禁渔”进一步推进,一些迁地保护区(长江故道)中的鲢、鳙、草、鳊等具有江湖洄游习性鱼类的幼鱼,随春夏汛期的洪水正常游入故道中。待它们长肥了,反而被小眼拦网拦住,既不能外逸,又不能成为江豚的食物。弄得研究人员要对这件“幸福的小烦恼”发出建议:更换防逃拦网,将拦网的网眼增大,给这些大鱼们放开一条“生路”。

  环境好了,食物有了,以江为家的江豚野生种群,才能不断恢复元气。2022年长江江豚科考结果证明,长江江豚种群的增长潜力已经初步显现。

  江豚种群数量稳定增长,我们才有底气将一部分受过“野化训练”的江豚“放归长江”。

  有公众想知道,这些放归长江的江豚,是“自成一家”还是与长江其他野生种群“合群”?

  对此,专家表示,这种可能性均存在,需要持续观测才能知道它们的行踪,进而推测它们的婚恋情况。

  近年来,长江江豚在武汉水域密集现身。其中,长江金口至鹦鹉洲段、新洲阳逻至黄冈团风段,是武汉的两个主要的江豚出没点。

  上个月,记者驱车50公里,携带望远镜,在新洲区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长江武汉段民间河湖长徐建利指点下,亲眼见证了4头江豚次第出水的画面。

  如果放归的江豚与它们胜利会师,那就增加在武汉江段的江豚基数,让市民“城中赏豚”成为一桩美事。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