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场馆

科普场馆-水生生物博物馆

科普场馆—水生生物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博物馆的前身淡水鱼类博物馆,1950年,该机构的主体改组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此后,原博物馆的收藏不断增加,发展为淡水鱼类博物馆,以及无脊椎动物、藻类等多个独立的标本室。2003年,以淡水鱼类博物馆为主体整合其它标本收藏形成了水生生物博物馆。

博物馆中收藏有丰富的水生生物标本,其中包括我国淡水鱼类标本一千余种,40余万尾;来自国外34个国家和地区的鱼类标本600余种;藻类标本2万多号;以及各类群的无脊椎动物标本。目前在淡水鱼类博物馆中对外展览标本有:活化石矛尾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白暨豚、和二级保护动物江豚、山瑞鳖、大鲵、胭脂鱼和扬子鳄等。

2005年,我所建成5000平方米博物馆大楼,把全所分散保存的标本集中起来存放在新的标本库中,并建成了名为“水生生物世界的奥妙”的科普展览。展示面积达1000m2  ,它将为大、中、小学提供直观的自然科学教育场所。它通过展览板、水族,展示、以及标本、显微镜向公众展示奇妙的水生生物世界,唤起人们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博物馆除每年的“科技活动周“、“公众科学日”期间免费对外开放外,其它时间也长期开放,每年要接待2000人以上的参观者。

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长期以来受到国家、科学院、湖北省和武汉市的重视,先后被命名为湖北省和武汉市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999年)、 “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1999年)。

            

博物馆入口

展厅内景

展厅内景

接待参观者

接待参观者

接待参观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