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魏辅文院士到水生所进行学术交流

  5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应邀来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为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带来题为“关于非模式动物演化发育生物学的思考”的学术报告。该报告系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2018年第6期。 

  在报告中,魏辅文院士结合其团队的研究方向,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例子向大家展示了基因编辑技术及组学技术的发展在进化发育生物学中的实际应用和巨大潜力。魏院士首先从生物进化过程由宏观到微观的三个阶段,引出了进化发育生物学的概念。魏院士还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关于大熊猫的两项研究:一是大熊猫“伪拇指”的基因调控,以小熊猫为模式生物,通过比较基因组学鉴定大小熊猫趋同演化的基因组信号,找到调控大小熊猫伪拇指形成的关键基因;二是大熊猫“低能量代谢”的基因调控,通过行为适应(活动量少、速度慢)、生理适应(甲状腺素T3T4低)、遗传和基因组几个方面分析了大熊猫能量代谢低的原因。最后,魏院士从遗传发育的代谢调控和基因调控网络两方面对进化发育生物学的未来发展予以展望。 

  水生所相关学科组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听取了报告,并与魏辅文院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魏辅文院士主要从事大熊猫、小熊猫等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率先将种群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等新技术引入到大熊猫研究中,阐明了大熊猫的种群历史、濒危过程及演化潜力;揭示了大熊猫在食性转换和特化历程中如何在形态、行为、生理、遗传和肠道微生物等方面产生适应性演化的规律;阐明了栖息地破碎化导致大熊猫孤立小种群崩溃的机制,推动了国家大熊猫放归和栖息地廊道建设工程的实施。 

 

  魏辅文院士作学术报告 

 

  报告会现场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