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大河对话”中外嘉宾到访水生所

9月27日,受邀来汉参加“大河对话”活动的 60 余位中外嘉宾专程到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通过实地参观、听取报告、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长江江豚保护研究进展,感受中国在长江生态修复与濒危物种保护领域的实践成果,为跨区域、跨国界的河流生态治理交流搭建桥梁。

水生所长江江豚繁育研究中心(白鱀豚馆)主任郝玉江作了长江江豚保护研究进展报告,向中外嘉宾详细介绍了我国特有珍稀淡水鲸类长江江豚和白鱀豚的保护故事,在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渔”背景下,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三结合的保护模式,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建立了覆盖全流域的监测保护网络,创造了全球小型鲸类保护的成功范例。

在江豚饲养厅,中外嘉宾近距离观察长江江豚的生活状态——水中的江豚时而灵活摆尾、时而跃出水面,憨态可掬的模样,让现场不时响起惊叹与赞许之声。

作为 “大河对话” 活动的重要参访环节,此次中外嘉宾涵盖来自全球主要河流流域国家的生态保护专家、科研机构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及国际环保组织成员,他们带着对河流生态治理的共同关注,聚焦长江江豚的保护实践,探寻中国河流生态修复的经验与智慧。

本次“大河对话”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大河文明——全球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大河流域文明互鉴、水资源安全与合作治理。

报告环节

现场调研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