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所参加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武汉专场暨湖北省科普嘉年华活动
11月15日至16日,中国科学院第八届科学节·武汉专场暨2025年湖北省科普嘉年华活动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磨山园区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与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以“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为主题,汇聚了30余家科研机构、高校和科普单位,集中呈现了20余项科普节目、100多项科技展品与实践互动项目,为公众带来一场集趣味性与科学性于一体的科普盛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派出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淡水藻种库以及水生生物博物馆等超强阵容参与本次活动。
作为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在“创工坊”板块设置了特色展项与互动体验区,以斑马鱼为媒介,将前沿生命科学研究转化为公众可感知、可参与的科普内容,成为现场人气极高的展位之一。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延续“科学零距离”的科普理念,精心打造“斑马鱼的科学密码”主题展区,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知识讲解”三位一体的方式,让观众直观了解斑马鱼在发育生物学、药物筛选、环境毒理学等领域的科研价值。展位现场,鱼缸中游动的斑马鱼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驻足。科普志愿者结合手册内容,生动讲解斑马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前景。面对孩子们“斑马鱼如何帮助研发新药?”“荧光斑马鱼是怎么来的?”等充满好奇的提问,志愿者通过“科学小课堂+有奖问答”的形式一一解答。现场发放的科普手册以及“答题领斑马鱼”活动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展位
藻种库科普志愿者精心展示了微藻活体种质资源、可食用的藻类原料及相关产品。通过丰富多样的展示形式,向观众生动呈现藻类多样性及其独特价值。在展区现场,通过藻类实物、宣传资料与明信片等载体,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系统介绍了藻类的分类、特性以及在生态、食品、健康和化妆品领域的广泛应用。现场特别设置了葛仙米活体培养装置及品尝体验环节,观众通过观摩培养过程、品鉴现制鲜食制品,在视觉与味觉的双重感知中切实感受藻类的实用价值,该互动环节吸引了大批公众踊跃参与。

淡水藻种库展位
水生生物博物馆在“科创荟”展台带来了多种珍贵标本与原创科普文创,包括草鱼、大鲵头骨标本、肺鱼头骨标本、透明骨骼标本以及鱼类主题明信片和胸针等。工作人员现场开展鱼类骨骼知识讲解、标本制作演示,并通过扫码关注赠送明信片的方式与观众互动。特别是透明骨骼标本,引发了各年龄段观众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驻足观赏,感叹生物构造之精妙。在直播环节,王环珊博士详细介绍了展品信息、制作过程及博物馆可开展的实验课程,进一步拓展了科普传播的广度。

水生生物博物馆展位
本次活动中,通过“创工坊”和“科创荟”板块丰富多样的展示与互动,不仅提升了公众对水生生物科学的认知,也展现了水生所在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科普大众化方面的实力和魅力。未来将持续依托中国科学院科学节等平台,让公众近距离接触感受重大科技成果,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