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理工大学曹罡教授做客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

曹罡教授作报告
11月19日上午,深圳理工大学曹罡教授应邀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为“Beyond the Hype: A Critical Look at the Dazzling Single-cell Spatial Omics 热门之外:对炫目单细胞空间组学的冷静审视”的学术报告。该报告系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2025年第8期。报告会由缪炜所长主持。
曹罡教授介绍了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前沿方法,剖析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和空间转录组技术各自的技术要点,并对二者相结合的单细胞空间组学,在原位测序上如何提升分辨率提出了见解,如机器学习的填充、测序过程中选择Smart Panel等。还介绍了新开发的多组学原位成对测序技术(Mip-Seq)技术,解释了如何将组学与成像(如钙成像和拉曼光谱)相结合的技术原理。对空间组学数据的原位验证方法,也介绍了新型高灵敏高特异多重FISH技术(π-FISH),可实现多种生物分子(DNA、mRNA 、lncRNA、miRNA、rRNA、部分蛋白质和小分子等)的原位特异性检测,可实现ncRNA及其靶点和互作蛋白的共检测。进一步,曹教授还介绍了采用FISH技术结合AI、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将单细胞空间组学产生的数据应用于远程诊断的应用原理。报告结束后,曹罡教授就空间多组学与水生所鱼、藻等生物研究相关的技术难点,例如多重FISH技术的应用、原位代谢组结合空间转录组的应用可能性等,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问答和讨论。
曹罡,荷兰NCMLS中心博士,冷泉港实验室博士后,深圳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新兴单细胞空间多维组学技术开发及其在神经系统生物学和精准诊断中的运用研究。获国家教学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国家精品慕课课程,国家一流本科生课程等。近年来以联系作者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Neuron,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Nucleic Acids Res,Genome Biology等一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获批专利12项,并实现产业转化,获批医疗器械证多项。
